蜀道难(一作相和歌辞 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一作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一作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一作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一作征人)西游何时(一作当)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一作枯)木,雄飞雌从⑴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一作入烟几千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一作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一作人)莫开。
所守或匪亲(一作人),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一作令人)嗟。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一作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一作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一作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一作征人)西游何时(一作当)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一作枯)木,雄飞雌从⑴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一作入烟几千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一作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一作人)莫开。
所守或匪亲(一作人),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一作令人)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李白的名篇《蜀道难》,用夸张浪漫的手法描绘了古代蜀道(今四川一带山路)的艰险奇绝。全诗就像一部惊险大片,分三个层次带我们体验蜀道的震撼:
1. 开篇就是王炸 "天啊!高啊!险啊!"一上来就用"难于上青天"的比喻制造悬念。接着用神话故事交代背景:蜀地自古封闭,连鸟都只能勉强飞过。传说中五壮士开山牺牲才换来这条"挂在云里的石头路"——瞬间把读者拉进神秘氛围。
2. 沉浸式VR体验 李白带我们第一视角登山:抬头看,太阳神的马车都被山峰逼退;低头看,激流在深渊里打转。黄鹤飞不过、猴子愁攀爬,人在悬崖边"走两步转九个弯",伸手能摸到星星,吓得捂胸口直喘气。夜间场景更瘆人:老鹰哀嚎、杜鹃泣血,枯松像倒插的剑,瀑布声比雷还响,简直是把"恐怖谷效应"玩到极致。
3. 暗藏社会预警 最后笔锋一转,提醒蜀道不仅是自然险境:剑门关这样的要塞,守关人若存异心就会变成吃人的豺狼。表面说"成都虽好玩但快回家",实则暗示政治风险——当时可能有人想入蜀谋事,李白用这种震撼教育劝人三思。
全诗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28句里反复强调三次"难于上青天",配合"扪参历井""磨牙吮血"等超现实画面,成功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腿软的"劝退神作"。最妙的是,越是把路写得可怕,越显出李白式浪漫——用极致夸张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友人的关切。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