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灵岩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佛寺禅意的交融,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静心修道的意境。
前四句写旧日题刻:两年前在岩石上刻的诗句,如今已隐没在青苔中。这暗示时光流逝,也暗含佛家"无住"(不执着)的哲理——连文字痕迹都会消失,何必执着于外物呢?所以作者在美景前徘徊沉思。
中间四句写春日山景:春雨中花瓣飘落,群山仿佛认得故人。钟声渐歇的宁静里,佛寺正在诵读大乘佛经。这里用"花雨"双关,既指自然雨景,也暗喻佛教"天花乱坠"的讲经盛况。
后四句写禅院风物:庭院里生长着象征忍耐的"忍草"(佛教常用意象),禅树是修道者亲手栽种。最后用比喻说:这些景致就像坚固的长城般令人安心,又像珍贵的美玉酒杯,容不得俗人妄加评议。表达了对清净修禅之地的珍视。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将山水、佛寺与禅理自然结合,没有说教味。通过"青苔掩字""花雨钟声"等具体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动与心灵的宁静,传递出"放下执着,安住当下"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