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祀先有感

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齎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蚡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描写冬至时节,诗人对祖先的祭祀和对自己生活的感慨。下面我用自己的话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前两句“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齎恨到重泉。”意思是说,又过了一年,诗人辛勤劳作,但心中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这里的“井臼”代表辛勤劳作,而“重泉”则是指阴间,诗人感叹自己的辛勤无法传达给已故的亲人。

接下来,“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蚡冒前。”诗人提到《离骚》,这是屈原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怀才不遇,但仍然希望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这里的“蓝缕”指的是艰难困苦,而“蚡冒”则是指微小的努力。

然后,“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他认为虽然有些人能够得到自己的赏识,但自己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的“鼠璞”指的是珍贵的宝石,而“豚肩”则是指食物,表达了诗人生活艰辛的境遇。

最后,“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诗人用“七尺须如戟”来形容自己的气概,表明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强地活下去。这里的“蓬蒿”指的是荒草,诗人用“独掩蓬蒿扫纸钱”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祖先的敬意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忧虑。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一个普通人对生活、命运、家国的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

赵仲修

赵仲修,与苏轼同时(《苏轼文集》卷五九《与仲修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