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八咏 其七 长洲苑

长洲苑内饶春色,泼黛峦光翠如湿。
银鞍玉勒斗香尘,多少游人此中集。
薄暮山池风日和,燕儿学舞莺调歌。
当年胜事空陈迹,至今遗恨流沧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长洲苑春日繁华热闹的景象,以及岁月流逝后的淡淡哀愁。

前四句是热闹的春游图:长洲苑里春意正浓,山峦像被泼了青黛颜料般翠绿欲滴。骑着装饰华贵马匹的游人络绎不绝,马蹄扬起带着花香的尘土,整个苑林充满欢声笑语。

中间两句转入黄昏时分的闲适:夕阳下的池塘边微风和煦,小燕子学着跳舞,黄莺在枝头练习歌唱。这些细节让画面突然生动起来,仿佛能听见鸟鸣,看见燕子的身影。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当年这些热闹场景都已消失,只剩下诗人望着流水感叹。这种对比特别打动人心——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既怀念照片里的快乐时光,又为时光不能倒流而遗憾。

全诗最妙的是用"泼黛"形容山色,把静止的风景画活了;又用"燕儿学舞"这样拟人化的描写,让整个画面充满童趣。最后从热闹转到寂寥的写法,让人自然产生共鸣,想起自己记忆里那些消失的美好地方。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