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河

谁凿天长水满塘,菑畬端可足民粮。
欲知遗爱深于海,都在空祠一瓣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造福百姓的水利工程,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情感。

前两句用"谁凿"开篇,引发读者好奇——是谁挖出了这个巨大的池塘?接着点明这池塘能灌溉农田,让百姓粮食充足。这里用"菑畬"(开垦的田地)和"民粮"这样接地气的词汇,让读者感受到工程的实际价值。

后两句情感升华,把工程比作"遗爱"(留下的恩惠),说这份恩情比海还深。最妙的是结尾,说这份深情都寄托在百姓自发供奉的"一瓣香"里。空荡荡的祠堂里一炷香火,反而比歌功颂德的碑文更有说服力,说明百姓是真心感激。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不直接夸赞官员政绩,而是通过"空祠一瓣香"这个细节,让读者自己体会百姓的感恩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白的赞美更有力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