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科举考试后的场景,充满了对才华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
前两句用"上林苑的花树高耸入云"比喻科举考试的崇高地位,同时调侃了唐代诗人高蟾只会写桃花诗,暗示这次考试中涌现了更有才华的人。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新科进士的风采:他们像雪天赤手搏斗的勇士一样早早锁定胜局,却不学年轻人轻狂游玩;他们的才华堪比宋代著名的苏家兄弟(苏轼、苏辙),名声将像宋代宋庠、宋祁兄弟一样载入史册。
最后两句想象这些才子在翰林院(古代最高学术机构)挥毫泼墨的场景,用"凤凰池"(指中书省,掌管诏令的重要部门)象征他们将担任朝廷要职。全诗洋溢着对青年才俊的赞赏,展现了科举及第的荣耀与责任。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