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参宴见荷兰贡使亦与斯乃前牒所无也诗以识之

冀野星分近斗杓,皇王定鼎自唐尧。
长城万里连沧海,金阙九重抗碧霄。
日下容光皆遍照,寰中寸地毕来朝。
西溟又有荷兰国,六纪重来献璧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皇帝在保和殿设宴招待荷兰使臣的场景,展现了当时中国的强盛与开放。全诗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意象,传递出以下核心内容:

1. 开篇气势宏大 前两句用"冀野靠近北斗星""定都传统始于尧舜"这样的比喻,强调中国自古就是文明中心。就像北斗星指引方向一样,中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2. 国家强盛的象征 "万里长城连大海""九重宫殿耸云霄"这两句用具体景观展现国力:长城代表疆域辽阔,金銮殿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就像今天用摩天大楼代表城市实力一样,诗人用这些地标展现国家强大。

3. 万国来朝的盛况 "阳光普照每个角落""世界各地都来朝拜"用太阳比喻皇恩浩荡,描写各国使节前来觐见的场面。就像今天国际峰会一样,反映当时中国的外交影响力。

4. 特别点出荷兰使团 最后点明这是时隔六十年(一纪为十二年)荷兰再次来访,用"献宝玉"形容他们带来的礼物。就像今天报道"某国领导人携厚礼来访",突出外交事件的特殊性。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政治活动转化为诗意画面:把严肃的外交场合,用"阳光普照""宫殿入云"等生动意象呈现,既保持皇家气派,又充满画面感。通过荷兰使团这个"新客人",侧面反映当时中国与世界保持交往的开放姿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