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石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石镜的特性及其在自然和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首联“天地何年铸,风霆几拭尘”,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开始,仿佛在询问这面石镜是何时、如何被铸成的。接着用“风霆几拭尘”来描述石镜经年累月地被风吹雨打,但依然保持着清洁明亮的状态,形象地比喻了石镜的坚韧和纯净。
颔联“惟虚方受物,善鉴始如神”,进一步阐述了石镜的特点。这里“惟虚方受物”意味着石镜只接纳真实的东西,没有虚假;“善鉴始如神”则说明石镜能像神明一样明察秋毫。这两句其实是在赞美石镜的公正和洞见力。
颈联“夜月悬双照,江花映早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石镜的清澈和明亮。夜月的光辉与江花的映照相互辉映,早春的景象也因石镜的映照而更加生动。这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更象征着石镜给予世界的美好和光明。
尾联“谁言肝膈里,烛处让西秦”,则是诗人对石镜的赞美达到了高潮。这里的“肝膈里”比喻人的内心深处,表明石镜的清明可以照见人心。而“烛处让西秦”则是一个有趣的对比,西秦在古代是指西边的秦国,这里诗人用烛光映照地方来比喻石镜的光辉可以超越地域的界限,照耀更广阔的天地。这句话反映出诗人认为石镜的明亮和公正不仅局限于一地一域,而是可以普照四方的。
整首诗通过对石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正直、清明、公正和普照天下的精神,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深刻的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