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

云锁苔封势嶮巘,也曾敲击费轮槌。
只缘入作不得处,忘却心行路绝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扇被云雾和青苔封锁的险峻石门,表面在讲自然景观,实则暗含人生哲理。

前两句写石门的险要:云雾缠绕、青苔密布的石门看起来高不可攀,想要敲开它需要花费很大力气("轮槌"指沉重的工具)。这里把人生困境比作紧闭的石门,暗示突破困难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后两句笔锋一转,点出核心道理:当我们执着于"一定要进去"的执念时("入作不得处"),反而会忘记自己其实已经走到了绝路。这是在提醒人们,有时候放下执念、换个角度思考,比强行突破更重要。

全诗用"石门"这个具体意象,生动展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两种态度:一种是硬碰硬的蛮干,另一种是懂得适时转弯的智慧。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用"忘却"二字点破:很多困境其实是我们自己钻牛角尖造成的,退一步可能海阔天空。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