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昏归家的宁静画面,像用文字拍下的老照片。
开篇"孤舟未系日初斜"像电影开场:一条没拴好的小船随意漂着,太阳刚西斜,橘红色的光斜斜地铺在水面上。第二句"极目黄河走白沙"拉远镜头,我们看到整条泛着金光的黄河,河滩上的白沙被水流推着移动,仿佛在奔跑。
后两句突然有了烟火气。"遥见人烟起村落"是闻见饭香的感觉——远远望见村落飘起的炊烟,知道那里有人正在生火做饭。最后"残阳影里两三家"定格成特写:夕阳的余晖中,隐约露出两三户人家的轮廓,像剪影画。
全诗妙在动静结合。黄河的流动与小船的静止,村庄的热闹与黄昏的静谧,都形成有趣对比。诗人没有直接说"想家",但通过"未系"的小船和望见炊烟的动作,悄悄透露出归心似箭的心情。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平淡中见真情的笔法,让每个赶路回家的人都能会心一笑。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