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访文选楼遗址时的感慨,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叹息。
首联"文采江东未寂寥,遗墟重过感蒿萧"是说江东地区的文化传统依然繁荣,但重访文选楼遗址时,看到荒草丛生的景象仍不免感伤。"蒿萧"指野草,暗示这里已荒废。
颔联"角巾锦带人千古,蔓草寒烟话六朝"用对比手法:前句写当年文人雅士(角巾锦带是文人装束)的风采已成千古往事,后句写如今只有野草寒烟在诉说着六朝旧事。六朝指建都南京的六个朝代,这里代指历史变迁。
颈联"枯干至今留碧巘,高楼犹忆访红桥"继续今昔对比:干枯的树干还留在青翠的山间,让人回忆起当年高楼红桥的盛景。"碧巘"是青翠的山峰,"红桥"可能是当年文选楼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尾联"湘东万卷空灰烬,凭吊无端首重搔"直接抒发感慨:当年湘东王(梁元帝)收藏的万卷书籍都已化为灰烬,让人不禁摇头叹息。"首重搔"是抓头发的动作,表示无奈和惋惜。
全诗通过遗址现状与历史盛况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中断的痛惜。诗中"蔓草寒烟"、"枯干"等意象营造出苍凉的氛围,而"角巾锦带"、"红桥"等则勾起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变迁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