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集余望筠馆时久坐方得月会逮税使之横于楚者又逢圣诞志喜分得山字
坐看皎月出云间,岂为扶阳力不悭。
顷刻阴翳消宇内,普天光照遍人寰。
正逢汤沐生春色,想见宫闱霁圣颜。
自是大明千万世,将呼嵩岳寿南山。
顷刻阴翳消宇内,普天光照遍人寰。
正逢汤沐生春色,想见宫闱霁圣颜。
自是大明千万世,将呼嵩岳寿南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喜庆场景,同时暗含对明朝国运昌盛的赞美。全诗语言明快,情感真挚,充满节日氛围和家国情怀。
首联"坐看皎月出云间"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中秋赏月的经典画面,月亮冲破云层的景象被赋予"扶阳"(暗指扶持光明正义)的象征意义。
颔联"顷刻阴翳消宇内"继续以月光驱散阴云为喻,实际上是在说朝廷的恩泽遍布天下。这里用自然景象巧妙表达政治理想,既形象又含蓄。
颈联笔锋一转,提到"汤沐"(皇帝寿辰)和"宫闱"(皇宫),将个人赏月的体验与皇家庆典联系起来。用"春色"形容喜庆氛围,想象皇帝展露欢颜,使诗歌境界得到提升。
尾联直抒胸臆,歌颂大明江山永固,用"嵩岳寿南山"的典故(嵩山和南山都象征长寿)表达对国家的美好祝愿。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写法,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怀。
全诗艺术特色在于:
1. 善用比喻,将月光比作皇恩
2. 由小见大,从赏月写到国运
3. 情景交融,自然景象与政治寓意完美结合
4. 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既有节日喜气,又有政治寄托
这种将个人体验、自然美景与国家大事融为一体的写法,展现了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让今天的读者能感受到古人过中秋时的那份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