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秋 次蛰师曲江雅集均
芳筵几日。
对虚阁通凉,矮窗分碧。
平岸浅莎,新蒲细柳,曾见微波屐。
长记月下笛。
惘然处,成追忆。
小雨半天,遥山一痕,旧情重湿。
寻觅。
盈盈过客。
怎忘了,题香彩笔。
银杯邀锦瑟,中年哀乐,丝竹同岑寂。
第一是今生,明眸中有昆明劫。
待唤起,纤纤短箫,为我细吹心迹。
对虚阁通凉,矮窗分碧。
平岸浅莎,新蒲细柳,曾见微波屐。
长记月下笛。
惘然处,成追忆。
小雨半天,遥山一痕,旧情重湿。
寻觅。
盈盈过客。
怎忘了,题香彩笔。
银杯邀锦瑟,中年哀乐,丝竹同岑寂。
第一是今生,明眸中有昆明劫。
待唤起,纤纤短箫,为我细吹心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在回忆一次曲江(位于长安城南,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雅集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现代语言解析:
1. 开头部分 - "芳筵几日。对虚阁通凉,矮窗分碧。" 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宴席,人们聚集在凉爽的阁楼里,透过矮小的窗户可以看到窗外的碧绿景象。这里营造了一个静谧、舒适的环境。 - "平岸浅莎,新蒲细柳,曾见微波屐。" 通过描绘平缓的河岸、浅草、新长的蒲草和细柳的景象,以及前面提到的微波生起的竹屐,让人想起曲江的美景和过去的聚会。
2. 中间部分 - "长记月下笛。惘然处,成追忆。" 这里提到在明月之下的笛声,引发了一种惆怅的情绪,触发了对过去的回忆。 - "小雨半天,遥山一痕,旧情重湿。" 描述了小雨中的场景,远处的山仿佛只留下一个轮廓,雨让过去的感情再次湿润。
3. 寻觅部分 - "寻觅。盈盈过客。怎忘了,题香彩笔。" 作者在这里寻找曾经的过往,那些美丽而短暂的时刻。提到“题香彩笔”可能是指那些曾经留下美好回忆的人或事物。 - "银杯邀锦瑟,中年哀乐,丝竹同岑寂。" 通过描述用银杯邀请乐师,演奏音乐的情景,表达了中年人的哀愁和寂寞。这里“丝竹”指的是弦乐器和管乐器。
4. 结尾部分 - "第一是今生,明眸中有昆明劫。" 这里提到“明眸中有昆明劫”,“昆明劫”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灾难或悲剧,暗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忧患和感慨。 - "待唤起,纤纤短箫,为我细吹心迹。"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短箫的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感想和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回忆曲江的美景和人们的聚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生活不如意的感慨和思考。它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