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岩

丹成仙到洞云凝,壁倚高寒白昼暝。
路顶洞穿山上月,半空仰见管中星。
石钟响答琅玕调,玉乳涎封宝剑腥。
愧我淡成凡骨在,未能空守纳黄庭(明嘉靖《德庆志》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奇幻山洞景象,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像在欣赏一幅神秘的山水画。

前两句写山洞的来历和环境:传说有仙人在这里炼丹成仙,如今洞中云雾缭绕,高耸的石壁让大白天都显得昏暗。这里用"丹成仙到"点出山洞的神话色彩,"白昼暝"的夸张说法更添神秘感。

中间四句用四个惊艳的镜头展现山洞奇观:
1. 抬头看洞顶的裂缝,就像把山捅了个窟窿,能直接看见天上的月亮
2. 在半空中仰望,岩缝细如管孔,却能看见星星闪烁
3. 敲击钟乳石会发出美玉般的清脆回响
4. 石钟乳滴下的水像玉液,而岩缝形状如宝剑,带着锈蚀的血腥味
这些描写把静态的岩石写得活灵活现,既有视觉奇观(月、星),又有听觉(石钟回响)和味觉(血腥味)的立体体验。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惭愧自己只是个凡夫俗子,虽然喜欢这里的清幽,却做不到像仙人那样在此隐居修行。这里的"黄庭"代指道家修炼的经典,用自嘲的口吻反衬出山洞的超凡脱俗。

全诗最妙处在于:
1. 把普通山洞写得像神仙洞府,充满想象力
2. 用"管中看星""石钟回响"等具体细节让人身临其境
3. 最后用凡人的视角作对比,更突出仙境的吸引力
就像我们现在用手机拍下奇特的溶洞景观,诗人用文字为这个三洲岩拍下了一张千年"风景照",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那个奇幻世界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