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怀古 其二

上游形胜控蛮荆,一线河流接岳衡。
水上不闻湘女泣,月中犹有夜乌声。
千秋名士皆尘土,一代兴亡枉战争。
借问滔滔江汉水,可能淘尽古今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昌(今武汉一带)的历史沧桑与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古今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前两句写武昌的地理优势:它位于长江上游,地势险要,能掌控南方蛮荆之地;一条河流(长江)连接着湖南的衡山,凸显其交通枢纽的地位。这里用"形胜"强调武昌的战略重要性。

中间四句转入历史联想:如今江上已听不到传说中湘妃(舜的妃子)的哭泣声,但月夜仍能听到乌鸦啼叫,暗示时间流逝而自然景物依旧。接着直接点明历史规律——多少风流人物都化为尘土,历朝兴亡不过是一场场徒劳的战争。用"千秋名士"与"一代兴亡"形成时间跨度上的对比。

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作者对着奔流不息的江水发问——这滔滔江水,能冲走古今人们的所有悲欢吗?用"淘尽古今情"这个生动比喻,把江水比作时间的洪流,问出了对历史无常的深沉思考。

全诗妙在将地理、历史、自然三者交融:既有"河流接岳衡"的壮阔画面,又有"夜乌声"的凄清意境;既看到"控蛮荆"的战略地位,又看透"皆尘土"的历史真相。最后那个问句没有答案,却让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面对历史长河时,人类情感的渺小与永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