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孟县城楼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也有深沉的历史感慨。
首联"峭势南回潘乐城,牙旗霍霍壮东京"写的是城楼的地势和氛围。城楼建在高峻的山势上,向南可以俯瞰潘乐城,军旗猎猎作响,衬托出东京(可能指当时的都城)的雄伟气势。这里通过"牙旗霍霍"的描写,让人仿佛听到旗帜在风中哗哗作响的声音。
颔联"龙门积雪随流下,少室浮云与岸平"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龙门的积雪随着流水融化而下,少室山上的浮云仿佛与河岸齐平。这两句用"随流下"和"与岸平"的生动比喻,将静态的山水写得富有动感,展现出开阔的视野。
颈联"血渍金堤霾土色,风来玉壁撼军声"笔锋一转,带出历史沧桑感。曾经的金堤如今沾染了血渍,被尘土掩盖;风吹过玉壁般的城墙,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军旅之声。这里通过今昔对比,暗示了这座城池经历过的战争创伤。
尾联"尘袪一掺延斜日,又逐幽州马客行"写作者的感受和行动。拍打掉身上的尘土,在斜阳中稍作停留,又要跟随幽州的马客继续前行。最后两句透露出一种漂泊之感,也展现了旅人匆匆的行程。
整首诗通过城楼登高所见,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记忆交织在一起,既有壮阔的山水描写,又有深沉的历史感怀。诗中"牙旗霍霍"、"浮云与岸平"等生动形象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城楼的雄伟气势和历史的厚重。最后作者的匆匆离去,又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漂泊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