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题西樵考功三桐小照
小时种树。
爱清阴十丈,草堂低处。
二十年来,仕宦风霜,梦魂每依庭户。
弟兄鼎足东西屋,任游戏、高梧时据。
自君之出矣,桐花桐叶,滴残秋露。
倦翮曾经休息,纱巾随竹杖,纵游吴楚。
叔则清通,毕竟岩廊,若道江湖谁许。
重来启事鸣珂入,人争看、玉山如故。
画图中、不改荷衣,好把沉香熏注。
爱清阴十丈,草堂低处。
二十年来,仕宦风霜,梦魂每依庭户。
弟兄鼎足东西屋,任游戏、高梧时据。
自君之出矣,桐花桐叶,滴残秋露。
倦翮曾经休息,纱巾随竹杖,纵游吴楚。
叔则清通,毕竟岩廊,若道江湖谁许。
重来启事鸣珂入,人争看、玉山如故。
画图中、不改荷衣,好把沉香熏注。
现代解析
这首词像一幅温馨怀旧的家庭画卷,通过梧桐树串联起人生不同阶段的故事。
上阕从种树回忆开始:小时候在草堂边种下梧桐,二十年后做官漂泊在外,梦里总回到那个有梧桐树的院子。三兄弟曾经像鼎足一样住在东西屋,在梧桐树下玩耍的快乐时光历历在目。自从你离家后,梧桐花叶上的露水都像在替人流泪,道出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
下阕写友人归来:先用倦鸟归巢比喻友人暂别官场,戴着纱巾拄竹杖畅游江南的闲适生活。接着用"叔则"典故(晋代名士山涛)称赞友人虽适合做官,但江湖生活同样精彩。最后描写友人重入官场时风采依旧,但画中的他仍保持着隐士本色,用沉香熏衣的细节暗示其高洁品格。
全词妙在:
1. 用梧桐树作情感纽带,从童年到中年贯穿始终
2. 对比手法突出:官场风霜vs家庭温暖,仕途奔波vs江湖闲适
3. 结尾的"画中人"设计巧妙,暗示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本真性情不变
就像我们现代人翻看老照片,看着院子里那棵从小看到大的树,想起离家打拼的岁月,感叹时光变迁中不变的亲情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