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愚谷雪韵

榾柮炉头夜未阑,冰壶全觉漏声乾。
前山草木疑长白,下界楼台尽广寒。
骚客忽惊梅片落,老农先作稻花看。
何当一奏平淮颂,坐使皇图九鼎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雪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家国天下的关怀。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前四句是写景:诗人坐在燃烧着树根的炉火旁,长夜未眠。听着滴水结冰的声音,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远山被白雪覆盖,草木都变成了白色;山下的人间楼阁在月光下如同月宫般晶莹剔透。这里用"广寒"(月宫)来形容雪夜景象,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

中间两句突然转折:文人墨客正欣赏着飘落的梅花,老农却已把雪花当作稻花来看待。这个对比非常精妙,既写出了不同身份的人对雪的不同感受,又暗含深意——文人雅士在赏雪时,农民已经在担忧来年的收成。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诗人希望能写出像唐代《平淮西颂》那样的佳作,祝愿国家安定繁荣。这里的"九鼎"象征着国家政权,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太平的愿望。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从个人夜观雪景的小视角,自然过渡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最后上升到对国家命运的期许。雪在这里不仅是美景,更成为了连接个人感受与社会责任的媒介。诗中"老农先作稻花看"这一句尤其打动人,短短七个字就写出了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生存智慧。

王舫

王舫,字野渡(《东瓯诗存》卷四)。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