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闽山过尽见吴山,三载天涯五马还。
旧列未归青琐闼,馀生方入玉门关。
林峦迤逦平无数,星斗阑干近可攀。
回首冶城何处所,只应烟雨渺茫间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任职多年后终于返乡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仕途的感慨,也有对故乡的眷恋。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旅途见闻与人生感悟交织的画卷。

逐句解析:
1. "闽山过尽见吴山"
- 像旅行vlog的开场,诗人翻过福建的山峦终于看见江南的群山,画面感十足。"闽山""吴山"的地名对比,暗示了漫长的归途。

2. "三载天涯五马还"
- 用"五马"(太守的代称)点明自己官员身份,三年漂泊在外如今终于回乡。数字"三""五"的对比,突出时间感与身份转变。

3. "旧列未归青琐闼"
- 委婉表达仕途遗憾:还没能回到朝廷核心("青琐闼"指宫门),暗示自己仍在地方任职,带着些许不甘。

4. "馀生方入玉门关"
- 反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典故,说自己像被贬的官员终于获准回乡,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5. "林峦迤逦平无数"
- 归途风景描写:山岭连绵望不到头。既是实写景色,也暗喻人生道路的漫长曲折。

6. "星斗阑干近可攀"
- 夜行时星空低垂仿佛触手可及,画面奇幻又真实。这种天人相接的体验,透露出诗人接近故乡时的微妙心境。

7. 尾联追问故乡所在
- 最后用烟雨朦胧的意境收尾:记忆中的故乡城郭似真似幻。这种不确定感,生动表现了久别归乡者近乡情怯的心理。

整体魅力:
诗人用"山峦-星空-烟雨"三个层次的空间描写,把地理上的归途转化为心理上的返乡之旅。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五马""玉门关"等典故的化用,含蓄表达了对仕途的反思;而结尾的烟雨迷茫,又给全诗蒙上一层淡淡的惆怅,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人生漂泊与归宿的永恒命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