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雨过容斋时移居比邻

下马堂前雨细倾,冲泥步屧惜逢迎。
寒催落木秋砧动,夜近高楼玉漏清。
隔屋檐花添客思,短檠灯火足交情。
卜邻我愿同晨夕,投老终当学耦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夜访友的温馨场景,充满了邻里情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冒雨骑马到朋友家,下马时细雨斜飘,踩着泥泞的小路去敲门,生怕打扰主人。这里"惜逢迎"三个字很传神,既表现了诗人的体贴,又暗示两人关系亲密。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秋风吹落树叶,远处传来捣衣声("秋砧");高楼上的更漏声清晰可闻(古人用滴水计时);隔着屋檐看雨打花朵,勾起思乡之情;屋内矮灯下("短檠")的促膝长谈却让人倍感温暖。这些细节把秋夜的寒意和室内的温情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希望能和好友做邻居朝夕相处,等老了就一起种田("耦耕"是两人并排耕作)。这既是对纯真友谊的珍视,也透露出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有情有味,雨声、落叶、灯火这些寻常景物都带着温度,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友情不需要惊天动地,能在雨夜共话家常就是幸福。最后关于"一起种田"的约定,更是把现代人常说的"老了做邻居"的愿望,用诗意的语言提前了一千多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