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舟次黄天荡

凉飙飒飒失寒星,目送征帆渡远汀。古月平分千里白,悬崖横削半江青。

握中子孰争先下,弦外音堪隔晚听。多少邻舟齐按拍,只愁依旧作浮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江行的画面,充满了苍凉感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实景:秋风凉飕飕地吹着,星星都冷得躲起来了。诗人目送着远行的船帆渐渐消失在江中小洲的尽头。这里用"失寒星"的拟人手法,让秋夜的寒意更生动。

中间四句转入对江景的描写:古老的月亮把千里江面都染成银白色,陡峭的悬崖像被刀削过一样,在月光下泛着青黑色。这里"古月"二字很有味道,既写月亮亘古不变,又暗示人生短暂。悬崖"横削"的描写特别有画面感,像一幅水墨画。

后四句转向人生感悟:诗人握着棋子(象征人生选择),不知该先下哪一步;琴声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味,需要静心体会。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周围船上的人都在打着拍子唱歌,看似热闹,但诗人却担心大家终究都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这里"浮萍"的比喻特别贴切,既写江上实景,又暗喻人生漂泊。

全诗妙在把江景和人生感悟自然融合,没有直接说愁,但字里行间都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特别是最后"浮萍"的意象,把那种身不由己的漂泊感写得既含蓄又深刻,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站在船头,对着秋江明月时的那种孤独与苍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