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

一雨向何落,众蝉空此鸣。
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
尚拟通宵听,何妨碍月明。
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雨后既欣喜又忧虑的复杂心情,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用"一雨"和"众蝉"的对比,生动展现了久旱逢甘霖的场景:人们都在期盼这场雨能下在哪里(暗示旱情严重),而蝉鸣声在雨后显得徒劳无力。三四句通过"乍欣"和"已复"的转折,写出天气变化的无常——刚为凉风欣喜,转眼又见晚霞横空,暗示好景不长。

五六句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理:既想整夜聆听雨声(体现对雨的渴望),又担心雨水会影响明月(暗示对晴天的向往)。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年景好坏自有定数,但人总免不了要为旱涝忧心忡忡,道出了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

全诗像一幅动态的田园画卷,通过雨、蝉、风、霞等自然意象,把普通人对天气的敏感和农事牵挂表现得真切动人。诗人没有刻意说理,却在日常观察中道出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永恒课题。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