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河南新安县当官时,看到当地百姓因夏季连阴雨受灾的困境。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灾荒图景,传递出深切的忧民之情。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河南连年歉收("两河岁少登"),而作者家乡多山地("吾邦冈阜多")反而收成不错。这里暗含对河南地理环境的观察——平原地带反而更容易受水灾影响。
中间两句发出感慨:老天爷尚且怜悯贫瘠的土地("皇天怜瘠土"),可地方官员又能做什么呢?这句话表面自责,实则暗含对无能为力的无奈,以及对朝廷救灾不力的隐晦批评。
后四句用大雁比喻灾民:像沼泽里哀鸣的鸿雁("哀彼中泽鸿"),在寒冰中凄厉啼叫。母子离散各奔东西("子母各翻飞"),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这个比喻生动展现了灾民流离失所的惨状,比直接描写更有感染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苦霪雨"、"号寒冰"等具象化描写,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灾情的严重。最后关于鸿雁的比喻尤其精妙,把抽象的社会苦难转化为可感的自然景象,体现了古代诗人"以景写情"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