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性之赴官淮南

桃花水初暖,送子度芦沟。
春风三千里,直达清淮流。
才名重入洛,五试不见收。
折腰就簿领,龌龊岂自由。
先师读水经,丹铅手校雠。
补注极精核,功与桑郦侔。
子今到河干,三策当借筹。
家学寻坠绪,吏治宏远猷。
会看囊脱颖,讵有杯胶舟。
河鲤书尺半,萛忘寄轻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朋友王性之去淮南做官时写的,充满了鼓励和期许。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送别场景:开头用"桃花水初暖"点明春天送别的时节,朋友要渡过芦沟桥南下。春风一路吹拂三千里,直到淮南的淮河——这是用春风比喻对朋友的牵挂会一直陪伴他。

2. 朋友遭遇:提到朋友虽然像西晋才子陆机一样有才华("入洛"典故),但多次考试不中。现在只能做个管理文书的小官("折腰就簿领"),这种琐碎工作让人憋屈不自在。

3. 家学渊源:夸赞朋友家学深厚,祖上有人精心研究《水经注》(古代地理名著),做学问严谨细致,成就能媲美古代地理学家桑钦和郦道元。这是暗示朋友继承了优秀传统。

4. 临别赠言:鼓励朋友到任后要像古人献"三策"那样积极献策,既要传承家学,又要在政务上施展抱负。相信他终会像锥子刺破口袋般脱颖而出,不会像胶住的船停滞不前。

5. 保持联系:最后幽默地说别忘了常写信("河鲤书"指书信),用半尺长的鲤鱼形信封装着,别嫌邮寄麻烦。这个生动的比喻透着亲切。

全诗既有对现实困境的理解,又充满温暖的鼓励,把家国抱负、个人前途和友情都融在春风送别的画面里。用典自然,像"三策借筹""囊脱颖"这些典故都用得贴切,既显文采又不晦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