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觉生寺

夤缘瞻佛日,潇洒值金行。
方丈香烟递,高秋爽气迎。
绿围阴尚重,红锁卉争荣。
水镜宛呈照,华钟不待鸣。
几番留憩处,无那感伤情。
自信非圆觉,谁能更觉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拜访觉生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前四句写拜访寺庙的时节与环境
诗人选择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金行"指秋季)来到觉生寺,阳光洒落如同佛光普照("佛日")。寺庙里香火缭绕,秋日的清凉气息扑面而来,营造出宁静肃穆的氛围。

中间四句刻画寺庙周围的秋景
浓密的树荫依然苍翠("绿围阴尚重"),而绽放的秋花已开始争艳("红锁卉争荣")。清澈的水面像镜子般映照景物,寺庙的钟声虽未敲响,却仿佛已在心中回荡。这里用"水镜"暗喻佛法能照见本心,"华钟"象征警醒世人的禅意。

最后四句抒发感悟
诗人在寺庙多次停留小憩,却仍难摆脱感伤情绪。他坦诚自己尚未达到圆满的觉悟境界("非圆觉"),更感慨世人中能有几人真正"觉生"(觉醒生命真谛)?这种自我反思让诗歌从写景升华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歌亮点
1. 用"绿围红锁"的鲜明色彩对比,展现秋日既萧瑟又绚烂的双重特质
2. 通过"水镜""钟声"等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佛法禅理自然结合
3. 结尾的自我剖白真实动人,让读者看到修行者面对觉悟的谦卑与真诚

全诗就像一幅工笔淡彩的禅意画,在宁静的秋景中蕴含着对生命觉醒的叩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