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 其一

竹影萧萧渐出墙,閒庭幽思在匡床。
林居莫道全牢落,绕屋蝉声送夕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傍晚独坐时的闲适场景,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宁静淡泊的心境。

前两句写实景:竹影随着夕阳西下渐渐爬过墙头,主人公躺在方床上享受庭院里的清幽时光。"萧萧"形容竹叶轻响,"匡床"指方正的床榻,这两个词既写实又带着一丝古典韵味。

后两句是感悟:虽然住在山林里看似冷清,但蝉鸣声绕着屋子陪伴夕阳的景象,让独居生活并不寂寞。"牢落"是冷清的意思,诗人用"莫道"否定了这种看法,反而从蝉声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全诗妙在把孤独转化为享受。竹影、蝉声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笔下成了心灵的陪伴者。特别是最后"送夕阳"的拟人手法,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仿佛不是人在看夕阳,而是自然界的声响在温柔地送别这一天。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正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所缺失的。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