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德骏任致道登北观留题壁间

年来多病废幽寻,眼底风光亦倦吟。岁暮情怀伤老大,雪晴筋力试登临。

一江烟水分南北,千里云山自古今。杖屦频来端不恶,只愁东望起归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晚年多病,登高望远时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说作者近年来因为多病很少出门游玩,连眼前的美景都懒得写诗赞美了。这里透露出一种疲惫和无奈感,就像我们现代人工作太累时,连旅游拍照发朋友圈的兴致都没有一样。

中间四句是重点。作者在岁末时节("岁暮")登上高楼,看着雪后天晴的景色,虽然身体不太好,还是努力爬上去看看。他看到江水将大地分成南北两岸,千年的云山从古至今一直没变。这里用"一江烟水"和"千里云山"两个宏大的画面,衬托出人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就像我们站在高楼看城市全景时,会突然觉得自己的烦恼很渺小一样。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作者说虽然经常拄着拐杖来登高很不错,但每次向东望就会想家。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既想出来散心,又忍不住想家。就像现在很多人喜欢旅游,但在外住久了又会想家一样。

整首诗用简单的登山看风景这件事,写出了老年人特有的心境:身体不如从前,看着永恒的自然景色会感慨人生短暂,既想出门活动又容易想家。诗人把这种复杂感受写得特别自然,就像在和我们聊天一样亲切。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