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禾

薄禾今兹计,狼狈尚栖亩。
借问胡为尔,先时已罹咎。
五月风雨大,潢潦卑莫受。
田稚俯就没,浊浪扼其首。
排濯潏荡间,性命存亦苟。
天日赫赫出,水热烹群丑。
一日色已变,三日齑在臼。
我时往捞观,觊活从中剖。
心存根已拨,欲弃难懈手。
欲拯卒何及,怆食内若疚。
掘土窒渗塍,倩车仰邻佑。
督戽靡日夜,救死岂容久。
并力役老少,足茧筋亦纠。
水面青针芒,稍出九死后。
气力与生意,委顿类产妇。
一一补伤烂,行行十八九。
过时强经营,安望如常茂。
事多于悔祸,始畸终变偶。
七月寻遭风,弱本被拗揉。
折处气当沮,虚房但含滫。
间或见成穗,秃秸卧败帚。
何能毕公租,亦莫彀饥口。
对此发长咨,细雨浃昏酉。
枵腹不堪鼓,并欲歌止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努力挽救农田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初夏遭遇风雨

> 薄禾今兹计,狼狈尚栖亩。借问胡为尔,先时已罹咎。
>
> 五月风雨大,潢潦卑莫受。
>
> 田稚俯就没,浊浪扼其首。

初夏的时候,农民已经播种了,但由于五月暴雨连连,田地里的积水无法排出,新生的禾苗被淹没了。农民面对这样的景象感到非常狼狈无助。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 排濯潏荡间,性命存亦苟。
>
> 天日赫赫出,水热烹群丑。
>
> 一日色已变,三日齑在臼。

农民们试图排水,但效果甚微。天气忽晴突然升高温度,加速了禾苗的死亡。几天下来,田地里的禾苗已经变得稀稀拉拉,像是被捣碎的米。

农民的救援行动

> 我时往捞观,觊活从中剖。
>
> 心存根已拨,欲弃难懈手。
>
> 欲拯卒何及,怆食内若疚。

农民们试图挽救禾苗,但发现根部已经拔起,即使想放弃也下不了手。他们已经尽力了,但结果却让人难过。

集体行动

> 掘土窒渗塍,倩车仰邻佑。
>
> 督戽靡日夜,救死岂容久。
>
> 并力役老少,足茧筋亦纠。

为了挽救禾苗,农民们不分老少,齐心协力挖掘排水沟,甚至向邻近的村民求助。他们日夜忙碌,抢救禾苗,希望能尽快解决问题。

禾苗的恢复与新生

> 水面青针芒,稍出九死后。
>
> 气力与生意,委顿类产妇。
>
> 一一补伤烂,行行十八九。
>
> 过时强经营,安望如常茂。

经过努力,水面重新出现了青绿色的禾苗。农民们感到生命与希望重新焕发。他们一一补救受损的禾苗,希望能恢复到之前的茂盛。

农作物的最终命运

> 事多于悔祸,始畸终变偶。
>
> 七月寻遭风,弱本被拗揉。
>
> 折处气当沮,虚房但含滫。
>
> 间或见成穗,秃秸卧败帚。

然而,农民的努力并没有完全挽回损失。到了七月,又遭遇了大风,禾苗更加脆弱,有的甚至被折断。这些被折断的禾苗显得无精打采,禾穗也变得稀疏。

救援的悲凉

> 何能毕公租,亦莫彀饥口。
>
> 对此发长咨,细雨浃昏酉。
>
> 殓腹不堪鼓,并欲歌止酒。

农民们担心无法完成公粮,也难以养活自己。面对这样的境况,他们只能叹息,期望能够减少饮酒,以求减少开支。

结语

整首诗通过描述农民在自然灾害后,为了挽救农田的种种努力以及最终的悲凉结局,展现了农民的辛劳与无奈。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灾难和农民的艰难生活,也传递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