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绕碧树 冬夜观剧感旧
燠馆风帘软,红槽榨酒,冬宵温煦。筝琶狎宴,是延秋杂爨,华清全部。
一声入破,乍催醒、庭花无数。蓦提起、年少疏狂踪迹,许多情绪。
记得江南燕乳。杏花村、绿杨才絮。恁时节、惯量珠买笑,醵锦酬舞。
落拓半生好梦。风和雨、都吹去。可怜白发重经,酒旗戏鼓。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白发老人冬夜看戏时,突然被勾起青春回忆的感伤之作。
上半部分先描绘了温暖的看戏场景:挂着挡风帘子的暖和戏馆里,人们喝着新榨的红槽酒。台上演着唐代宫廷的华丽戏码(延秋门、华清宫都是唐代著名宫殿),突然一声高亢的唱腔,像惊醒了满院沉睡的花朵,也惊醒了老人尘封的记忆。
下半段开始回忆青春:记得年轻时在江南,正是燕子育雏、杏花开放、柳絮纷飞的季节。那时候习惯挥霍钱财买欢笑(量珠指用珍珠作赌注),凑钱请人歌舞。可人生过半,所有美好都像被风雨打落的花。最心酸的是如今白发苍苍,又站在同样热闹的酒旗戏鼓前,却已物是人非。
全词妙在三个对比:
1. 环境对比:外面是寒冷的冬夜,戏馆里却温暖如春
2. 时空对比:眼前的戏曲演着唐朝旧事,老人想起的是自己的前尘往事
3. 人生对比:年轻时纵情声色,老来只剩落寞,同样的热闹场所,心境已截然不同
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最后两句,像电影镜头:镜头从热闹的戏台慢慢推到观众席,定格在一位默默流泪的白发老人脸上。这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孤独感,穿越千年依然令人共鸣。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