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汴梁(今开封)的衰败景象,流露出作者对繁华逝去的感慨和无奈。
开头两句写景:土坡起伏延伸到荒芜的平原,荞麦花开得像雪一样铺满大地。这里用"雪"形容荏麦花,既写出花的繁茂洁白,又暗示着繁华如雪般易逝。
中间四句转入怀古:昔日繁华的楼台如今埋没在井底(形容城市下沉),秋风秋雨让城角显得更加阴暗。这里用"埋井底"的夸张手法,突出城市衰败的程度。接着提到邹阳、枚乘这样的文豪(汉代著名文人)来此也只能写些无用的文章,高适、李白(唐代诗人)那样的友谊如今只剩下酒馆的回忆。
最后两句是自嘲:别怪我在汴梁无所事事,因为我的名声已经和市井之徒混为一谈了。这里的"屠沽"指杀猪卖酒的人,代表社会底层。作者用这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具体的景物和典故,生动展现了城市衰败、文人落魄的景象。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苍凉。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