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丝灯依史胄司学士韵 其一

一檠春灯五色丝,十分工巧百般奇。
移将潋滟金缸影,写出青葱玉树枝。
弄影稍嫌云母薄,流光偏与舞人宜。
尘寰未必能胜此,合向蓬山顶上窥。

现代解析

这首《料丝灯》描绘了一盏精美绝伦的彩灯,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开篇说这盏春灯用五彩丝线制成,工艺精巧到极致("十分工巧百般奇")。灯光摇曳时,把金色灯盏的光影投射出来,映照出灯上玉树枝的图案(就像现代投影艺术)。灯罩薄得像云母片,光线透出来特别柔和,最适合为跳舞的人营造氛围。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人间恐怕找不到比这更美的灯了,简直像是从蓬莱仙山偷看来的神仙物件。全诗通过"五色丝""金缸影""玉树枝"等鲜亮意象,把一盏普通彩灯写得仙气飘飘,既赞美工匠的精湛手艺,又赋予日常物品超凡脱俗的意境,就像我们现在用手机拍一盏创意台灯,也能拍出梦幻大片的感觉。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