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社宴遣贡士

晓来门外驻鸾声,且喜东藩俊造成。
行艺簿⑴多窗下志,贤能书振日边名。
琴风清跃西征骑,璧⑵水寒窥上舍生。
佳兆岂惟多吉士,三元从古有豪英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宴会场景,充满了对青年才俊的赞美和期待。

开头两句写清晨时分,门外传来车马声("鸾声"代指车马),原来是东部地区的优秀学子们前来赴宴。"俊造"指才华出众的人,诗人看到这些年轻人感到欣喜。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这些学子的优秀:他们勤奋学习("窗下志"),在才艺考核中表现突出("行艺簿多"),名声甚至传到了京城("日边名")。接着用两个比喻:他们的才华像清风吹拂琴弦般令人舒畅,又像寒水中映照的玉璧般光彩夺目。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这场宴会不仅是选拔人才的好兆头,更暗示着自古以来,真正的豪杰往往能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都考第一)。诗人借此表达对青年才俊的殷切期望。

全诗语言生动,通过清晨赴宴、才艺展示等具体场景,展现了科举时代选拔人才的盛况,洋溢着对青年学子的赞赏之情。比喻清新自然(如琴风、璧水),结尾的"三元豪英"更是点明了科举制度下人才辈出的历史传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