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曾国荃(晚清湘军名将)的作品,用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与时局忧虑。
上联:追忆战功,如长城般可靠
开篇将曾国荃比作"半壁长城",强调他像坚固的城墙一样守护国家。提到他二十年前平定太平天国的战功("犁庭扫穴"指彻底清除敌人),让江南地区("蛮烟"指战乱)重归太平。最后用"谢傅"(东晋名将谢安)的典故,暗喻曾国荃和谢安一样既是军事家又是治国能臣,如今只能对着南京城(石头城)空怀思念。
下联:痛惜离世,正值国家危难
写曾国荃生前担任两江总督("一官临大海"),肩负国防与内政重任。当时列强("五部州"指世界各国)正在侵略中国("互相蚕食"),而曾国荃这样的能臣("夷吾"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字)却去世了,让江南("江左")失去支柱,更显时局艰难。
核心情感
通过"长城谢安"和"江左管仲"两个比喻,既赞美逝者的文武全才,又痛心他去世的时机——国家急需人才时却无人可用。挽联既有对个人的哀悼,也透露出对晚清内忧外患的深沉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