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

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⑴麓。
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縠。
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自注:庵前有含晖亭。)。
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
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
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宋诗拾遗》作秋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于山间的清幽小庵,通过自然景色的刻画传递出闲适自在的禅意生活。

开篇先介绍这座寺庙(招提)建在山岩间,新建的小庵藏在山脚。接着用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环境之美:石砌的池子引着清泉,风吹水面泛起丝绸般的波纹;阳光洒满空寂的屋舍,亭前的水景已足够怡人(含晖亭的名字暗示阳光与水光的交融)。

中间部分转入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心境澄明,身体安闲,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中无需外求。最精彩的是"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两句,用行走时月光穿过林梢、睡卧时床榻仿佛与云同眠的意象,把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写得如在眼前。

结尾点出禅宗真谛:若问佛法真意(西来指达摩东渡传禅),答案就在日常——像秋收后吃饱饭般简单满足。最后一句用"饱自足"呼应前文的"一水含自足",强调知足常乐即是修行。全诗像一幅水墨画,用山、水、月、云勾勒出远离尘嚣的清净世界,传递出"平常心是道"的生活智慧。

徐嘉言

徐嘉言,浙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为温州教授(《浪语集》卷三五附录《挽诗》及《薛公墓志铭》)。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尝知海盐县(《绍定澉水志》卷下)。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