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唐代宫廷盛宴的华丽场景,充满节日喜庆氛围。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皇家气派的视觉盛宴
开篇用"鸾凤旌旗""鱼龙角牴"等意象,像电影镜头般展现黎明时分宫殿前的壮观场面:绣着神鸟的旗帜迎风招展,艺人表演着鱼龙杂耍。这里的"角牴"相当于现在的杂技表演,说明唐代宫廷庆典已有丰富的娱乐项目。
2. 人日节的双重寓意
"人日"指正月初七的人类生日,诗中巧妙玩文字游戏:"人为日"说人类创造节日,"日作人"又暗指太阳滋养生命。这种回文式的表达,既点明节日起源,又暗含对皇恩的赞美。
3. 君臣同乐的和谐画面
后四句展现宴会细节:皇帝先作柏树题材的应景诗("圣藻"指帝王诗文),乐师们随即演唱梅花春曲。最后"垂旒"(帝王冠冕)举杯与民同庆,朝廷民间共祝新寿,体现太平盛世的景象。
全诗亮点在于将仪式感与生活感完美结合,既有"旌旗""垂旒"的威严,又有"摘梅春""荐寿"的亲切,就像今天央视春晚的古代版——既展示国家气象,又不失人间温情。
韦元旦
韦元旦,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补东阿尉,迁左台监察御史。与张易之为姻属。易之败,贬感义尉。后复进用,终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