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答时旸饮后见贻
淙淙檐溜垂,此事久亦寡。
移书防漏湿,矮屋初堕瓦。
久旱雨固好,垫溺念郊野。
况复南楼人,百步隔诗社。
清池下幽禽,坐对共闲暇。
妙墨尚在函,浊醪复盈斝。
持此欲就之,泥深没羸马。
疏慵幸免朝,早谢凤池贾。
风低碧丛,怅望西窗下。
移书防漏湿,矮屋初堕瓦。
久旱雨固好,垫溺念郊野。
况复南楼人,百步隔诗社。
清池下幽禽,坐对共闲暇。
妙墨尚在函,浊醪复盈斝。
持此欲就之,泥深没羸马。
疏慵幸免朝,早谢凤池贾。
风低碧丛,怅望西窗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闲适又略带惆怅的生活场景,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开篇用"屋檐水滴答"这样接地气的描写,带出久旱逢雨的喜悦,但马上又担心起"郊野会不会积水成灾",展现了诗人既关心自然又牵挂民生的细腻心思。中间部分像放电影一样:隔着百步远的诗社朋友、清池边悠闲的水鸟、桌上未干的墨迹和满杯的酒,这些日常细节堆叠出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
最有趣的是结尾的转折:明明想去找朋友喝酒,却因"泥巴太深怕瘦马陷进去"而作罢,这种小纠结特别真实。最后两句看似在说"幸好不用上班",实则透露出对官场的疏离感,望着窗外被风吹低的绿丛发呆,那种想见朋友又不得见的淡淡失落,让整首诗在闲适之余多了几分人情味。
全诗就像用文字泡的一杯清茶,初尝是雨后的清新,细品能尝出生活的百般滋味,既有文人雅趣,又有普通人的小烦恼,读来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