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理神固超绝,涉粗罕不群。
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
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
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
悟深婉中思,在要开冥欣。
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
弱明反归鉴,暴怀傅灵薰。
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庐山记》。)。
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
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
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
悟深婉中思,在要开冥欣。
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
弱明反归鉴,暴怀傅灵薰。
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庐山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超凡景致和诗人悟道的心境,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说"理神固超绝",意思是庐山的精神气质本就超越凡俗,而"涉粗罕不群"指它的山形地貌也与众不同。诗人站在高处,仿佛置身云烟之外,与尘世万物有了清晰的分界。
中间写景很有层次:幽深山谷中回荡着自然声响,山峰没有一处不秀美,山岭间云雾缭绕。这些景物描写其实暗含禅意——"悟深婉中思"是说在静美山色中领悟深刻道理,"开冥欣"指这种领悟让人心生喜悦。
后段写诗人的修行体验:"弱明反归鉴"好比说放下执念才能看清本心,"暴怀傅灵薰"指敞开胸怀感受天地灵气。最后以匠人雕琢玉石比喻修行需要时间,在落日余晖中等待心灵被自然塑造。
全诗妙在将山水之美与心灵感悟完全融合,读来既能看见庐山云雾缭绕的实景,又能感受到诗人逐渐放空自我、融入天地的精神历程。这种"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正是中国古代山水诗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