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春游歌赠刘山人

人生七十能几时,韶华过眼如飙飞。
出门两手拥日月,清光万里常相随。
壮年早负桑弧志,阊阖排云谒青帝。
至今吹剑斗牛寒,遨游肯厌貂裘敝。
挂冠航海涉鲸波,苏门长啸南山阿。
古人会意各自适,如君所得良更多。
一年一度青春好,白发催人容易老。
蓬莱石室近如何,閒庭且对濂溪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70岁刘姓隐士的赠诗,通过赞美刘山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活在当下"的智慧。全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四句)用"飙飞"比喻青春易逝,但刘山人却能把万里清光(美好事物)随身携带,说明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这里用"两手拥日月"的夸张手法,展现老人童心未泯的可爱形象。

第二层(中间八句)讲述刘山人的人生故事:年轻时就有壮志("桑弧志"指男孩出生时用桑木弓射天地的仪式),曾努力追求功名("谒青帝"指科举求官)。如今年老仍保持豪情("吹剑斗牛寒"用剑气冲天的典故),甘愿穿着旧貂裘漫游。他放弃官职("挂冠")远游,像魏晋名士一样在苏门山长啸,活出了古人追求的真性情。

第三层(最后四句)转向哲理思考:用"一年一度青春好"与"白发催人老"形成对比,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以闲坐庭院赏草的恬淡画面作结,暗示真正的幸福不在遥远的蓬莱仙境,而在眼前平凡生活里。濂溪草暗指周敦颐(号濂溪),传递着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

全诗妙在将70岁老人写得充满少年感,用"吹剑""挂冠"等动态描写打破对老人的刻板印象。最打动人的是最后把"蓬莱仙境"拉回"自家庭院"的转折,告诉我们:快乐不在远方,而在懂得欣赏当下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