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养正进士出宰江陵

老眼贤豪许未穷,乃将刀水得疲癃。
挨排我直千年上,磨励天还百炼中。
今古乾坤犹茂叔,扶沟风月也纯公。
欲知久大无穷业,一县经纶四海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冯养正的进士,祝贺他去江陵当县令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对人才的欣赏
开头"老眼贤豪许未穷"是说:我这双老眼见过许多人才,但像你这样优秀的实在少见。用"刀水得疲癃"比喻冯养正就像锋利的刀切开水中淤塞,能解决民生困苦,说明他能力出众。

2. 为官的期许
"挨排我直千年上"是鼓励他:你要像古代清官一样刚正不阿;"磨励天还百炼中"则说为官要像铁器百炼成钢,需要不断磨练。这两句用锻造金属的比喻,强调为官需要正直和韧性。

3. 榜样的力量
提到周敦颐(茂叔)和程颢(纯公)两位宋代著名清官,意思是:古今为官的道理是相通的,你要像他们一样,在江陵这个小地方也能做出大事业。用历史名人作参照,既显厚重又具说服力。

4. 小地方大作为
最后两句最精彩:别看只是一个县的政务(一县经纶),只要治理得好,其道理和治理天下是相通的(四海同)。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把地方官的价值提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全诗用平实的比喻(刀切水、炼钢铁)和历史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更传递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深刻道理。最打动人的是它打破了"大官才重要"的世俗观念,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天下,在小岗位上同样能成就伟大。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