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道中
我行入南中,事事皆殊傀。
怪石马蹄生,好峰当面起。
竖者如鍪牟,蹲者似犀兕。
是时春仲交,草木渐畅美。
风雨所摧残,瘴雾所煎靡。
石壁馀嶙峋,点缀互苍紫。
嘤嘤春鸟鸣,湜湜泉流弥。
带刀椎髻奴,出入俱妻子。
伐木响山椒,时闻深涧底。
窈窕转前旌,鼓角馀声里。
边吏远来迎,骑踏旄头驶。
古称花面蛮,于今亲见矣。
其言虽侏𠌯,其俗尚淳俚。
愧彼中华人,衣冠盛包匦。
机械互纷拿,文墨相宛委。
徒工鞶帨姿,何裨结绳理。
子欲居九夷,无乃意为是。
怪石马蹄生,好峰当面起。
竖者如鍪牟,蹲者似犀兕。
是时春仲交,草木渐畅美。
风雨所摧残,瘴雾所煎靡。
石壁馀嶙峋,点缀互苍紫。
嘤嘤春鸟鸣,湜湜泉流弥。
带刀椎髻奴,出入俱妻子。
伐木响山椒,时闻深涧底。
窈窕转前旌,鼓角馀声里。
边吏远来迎,骑踏旄头驶。
古称花面蛮,于今亲见矣。
其言虽侏𠌯,其俗尚淳俚。
愧彼中华人,衣冠盛包匦。
机械互纷拿,文墨相宛委。
徒工鞶帨姿,何裨结绳理。
子欲居九夷,无乃意为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关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边疆与中原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淳朴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虚伪的厌倦。
诗的开头,作者进入南方,发现这里的一切都与中原不同。怪石嶙峋,山峰陡峭,形状各异,有的像头盔,有的像犀牛。此时正值春天,草木茂盛,但风雨和瘴气也给这片土地留下了痕迹。石壁嶙峋,点缀着苍紫的植物,春鸟鸣叫,泉水清澈。
接着,作者描述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带着刀,梳着椎髻,带着妻子儿女出入山林。伐木的声音从深涧中传来,前行的队伍在鼓角声中蜿蜒前进。边吏远道来迎,骑着马飞驰而来。作者感叹,古时所说的"花面蛮",如今亲眼所见。他们的语言虽然难懂,但风俗淳朴自然。
最后,作者对比了中原人的虚伪。他们衣冠楚楚,却工于心计,沉迷于文墨游戏,徒有华丽的外表,却失去了淳朴的本质。作者引用孔子"欲居九夷"的话,暗示自己也有隐居边疆、远离世俗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对比,展现了边疆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淳,同时批判了中原社会的虚伪和复杂。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