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升迁后的心情,语言平实但情感丰富。
前两句说"瀛洲"(象征美好官场)处处都能当官,自己从普通部门一步步升上来。这里用"登仙"比喻升官,既形象又带点幽默。
中间四句是核心:现在终于有机会施展治国才能了,以前闲着只能写书的日子结束了。诗人明白官员的快乐忧愁都关系百姓生活,自己的去留也不靠老天决定——这两句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务实态度。
最后两句很妙:回京路上不用赶太急,听说朝廷正在招贤呢!表面说不用赶路,实际暗示自己就是被招的贤才,透露出低调的自信。
全诗把升官的喜悦、责任感、自信都融在一起,没有夸张吹嘘,反而用"不用赶路"这样生活化的句子,让严肃的仕途话题变得亲切。诗人不直接说"我很厉害",但通过"朝廷招贤"的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的能力和从容,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