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影

日影向南移,照我文窗纱。
窗明几复净,一室秋光嘉。
扶疏众木枝,弄影纷欹斜。
不闻蝉笙喧,犹馀鸟语哗。
适兴或敲棋,消渴还煮茶。
安得分此乐,遍彼万民家。
维扬三秋涨,其民为鱼蛙。
闽漳三春旱,阻饥子哭耶。
畿辅薄有收,歉多安可誇。
以此展转思,中夜常咨嗟。
乐少忧恒多,吾忧曷有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惬意的秋日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形成鲜明对比。

前半部分(写景):
诗人坐在窗前,看着阳光慢慢南移,透过窗纱照进房间。窗明几净,秋光正好。窗外树木枝叶扶疏,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没有蝉鸣的喧嚣,只有鸟儿的欢叫。诗人兴致来了就下下棋,口渴了就煮茶喝。这一部分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充满诗意的秋日生活画面。

后半部分(抒情):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想到天下百姓的苦难:扬州秋天洪水泛滥,百姓像鱼虾一样流离失所;福建春天大旱,饥饿的孩子在哭泣;京城附近收成也不好,没什么可夸耀的。想到这些,诗人辗转反侧,深夜叹息。他感叹自己的快乐太少,而忧愁却无穷无尽。

精髓和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对比手法,将个人安逸与百姓疾苦并置,凸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前半部分的宁静美好,反衬出后半部分的沉重悲凉,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诗人没有沉溺于个人享受,而是心系天下苍生,这种高尚的情怀令人感动。

总结: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诗人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百姓疾苦,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