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现藏主往处州长乐
括苍之山天下雄,控引百粤横西东。
高城月出海莲白,野亭莺啭山花红。
伍乔光芒映南服,知有高人住林麓。
濛濛碧雾际江天,冉冉閒云蔽幽谷。
大峰嵯峨仙所都,轩辕上天遗鼎湖。
川水秋沈莫耶剑,石龙夜吐摩尼珠。
长乐山人乐禅寂,捧檄东归喜何剧。
江湖鸥鹭惜离群,丛社象龙趋法席。
恩波浩荡广如天,五云回首蓬莱边。
明年我亦访遗逸,独骑白鹤来青田。
高城月出海莲白,野亭莺啭山花红。
伍乔光芒映南服,知有高人住林麓。
濛濛碧雾际江天,冉冉閒云蔽幽谷。
大峰嵯峨仙所都,轩辕上天遗鼎湖。
川水秋沈莫耶剑,石龙夜吐摩尼珠。
长乐山人乐禅寂,捧檄东归喜何剧。
江湖鸥鹭惜离群,丛社象龙趋法席。
恩波浩荡广如天,五云回首蓬莱边。
明年我亦访遗逸,独骑白鹤来青田。
现代解析
这首《送现藏主往处州长乐》是一首充满山水灵气和禅意的送别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第一层:奇幻山水画
开篇就用"天下雄"形容括苍山的气势,像巨人般横跨大地。诗中用"海莲白""山花红"这样鲜艳的色彩对比,搭配月光、莺啼的动态描写,把江南山水变成了一幅会发光、会唱歌的立体画卷。最神奇的是把轩辕黄帝升仙、莫邪宝剑沉水这些传说融入景色,让石头会"吐珠"、湖水能藏剑,充满神话色彩。
第二层:修行者之歌
诗人用"碧雾""闲云"这些缥缈的意象,暗示主人公是超脱世俗的高人。特别巧妙的是用"捧檄东归"这个细节——表面看是接到调令返回长乐,实际暗指修行人顺应自然的人生选择。"江湖鸥鹭"比喻修行者淡泊如白鹭,而"象龙趋法席"则展现佛法感召万物的力量。
第三层:心灵之约
结尾的"骑白鹤来青田"最耐人寻味。这既是诗人对友人修行圣地的向往,也是两个灵魂的约定:你归隐山林参禅,我将来也要追寻这种自由。把分别写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奔赴,比普通送别诗境界更高。
全诗就像用文字编织的山水屏风:正面看是壮丽的浙南风光,侧面看是修行者的心灵地图,转过屏风还能看见两个知己隔空相望的微笑。这种将地理、神话、禅意、友情熔于一炉的写法,正是古代文人最擅长的"多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