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集诗
古人重岁除,流光慨转毂。
椒盘列华炬,继此白日速。
恭闻有脚春,惠泽及㷀独。
钜公启沃馀,风流擅芳躅。
置驿召宾僚,琼筵酒频漉。
顾我文园病,自觑殊恶俗。
佳辰一向隅,后会安可续。
因思穷檐士,岁暮多刺促。
谁能庇广厦,毋俾舟推陆。
城东屋数椽,茗香昼芬馥。
忧痒念遘闵,雨露濡已足。
独怜定省缺,莫释愁万斛。
努力祈青皇,阳和遍黍谷。
手掬西山云,衣露洞门瀑。
逍遥咏归信,更许追从不。
幽期惜蹉跎,佳赏愁缚束。
顾瞻春风座,阶庭满兰玉。
崇班颂天老,群贤藉题目。
椒盘列华炬,继此白日速。
恭闻有脚春,惠泽及㷀独。
钜公启沃馀,风流擅芳躅。
置驿召宾僚,琼筵酒频漉。
顾我文园病,自觑殊恶俗。
佳辰一向隅,后会安可续。
因思穷檐士,岁暮多刺促。
谁能庇广厦,毋俾舟推陆。
城东屋数椽,茗香昼芬馥。
忧痒念遘闵,雨露濡已足。
独怜定省缺,莫释愁万斛。
努力祈青皇,阳和遍黍谷。
手掬西山云,衣露洞门瀑。
逍遥咏归信,更许追从不。
幽期惜蹉跎,佳赏愁缚束。
顾瞻春风座,阶庭满兰玉。
崇班颂天老,群贤藉题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同时抒发了对时光流逝、民生疾苦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宴会盛况(开头到"琼筵酒频漉") 诗人先描写岁末宴会的热闹场面:用花椒装饰的盘盏、明亮的烛火,官员们延续着风雅传统,设宴招待宾客,美酒不断斟满。这里"有脚春"指代官员的仁政,暗示这场宴会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2. 个人感慨("顾我文园病"到"莫释愁万斛") 诗人自比患病的司马相如(文园病),觉得自己与这奢华场合格格不入。他联想到贫苦百姓岁末的窘迫,发出"谁能建造广厦庇护寒士"的呼吁。虽然自己暂得安居(城东小屋),仍为不能尽孝(定省缺)而忧愁万分。
3. 超脱之愿("努力祈青皇"到结尾) 最后诗人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希望能像捧取西山云霞、沐浴瀑布般超脱尘世。他羡慕座中贤士的风采(阶庭满兰玉),但更向往逍遥自在的生活,隐约透露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全诗通过宴会场景与个人思考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矛盾心理:既身处仕宦圈子,又心怀百姓疾苦;既参与社交应酬,又渴望精神自由。诗中"广厦庇寒士"的联想,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异曲同工,体现了儒家的济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