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邹德久还大柘旧隐三十韵
抱病卧云海,杜关谁与游。
邹子惠过我,命驾无停辀。
但思一会面,不愿万户侯。
故人相许心,拔俗今焉俦。
触热涉长道,始识瓯闽州。
叩门泉石边,僮仆惊髭虬。
怪我齿发衰,志气非昔侔。
岂知数年来,患难如戈矛。
收悲且欢欣,身健馀何求。
情话豁怀抱,高辞绍轲丘。
远寻云间寺,屡泛江上舟。
同擘荔枝红,坐见菊花秋。
告我欲遄返,归袖风飕飕。
投老不禁别,聊兹小淹留。
置酒古道场,大白相献酬。
短日忽西匿,轻云霭而浮。
露下松桂枝,月转西南楼。
慇勤渭城唱,达旦增离愁。
念子韫器业,学慱仕未优。
至宝委路傍,谁能辨琳球。
世事方多难,英俊宜旁搜。
何人有高识,荐此穷马周。
丈夫重气槩,出处非身谋。
岿然栋梁材,回首须万牛。
玄豹且深隐,騄骥将见收。
嗟我蒲柳姿,雅称山林幽。
平生七不堪,岂独三宜休。
国恩竟未报,负此终身羞。
行矣勉著鞭,俟时摅壮猷。
他年钟鼎勋,在子吾何忧。
邹子惠过我,命驾无停辀。
但思一会面,不愿万户侯。
故人相许心,拔俗今焉俦。
触热涉长道,始识瓯闽州。
叩门泉石边,僮仆惊髭虬。
怪我齿发衰,志气非昔侔。
岂知数年来,患难如戈矛。
收悲且欢欣,身健馀何求。
情话豁怀抱,高辞绍轲丘。
远寻云间寺,屡泛江上舟。
同擘荔枝红,坐见菊花秋。
告我欲遄返,归袖风飕飕。
投老不禁别,聊兹小淹留。
置酒古道场,大白相献酬。
短日忽西匿,轻云霭而浮。
露下松桂枝,月转西南楼。
慇勤渭城唱,达旦增离愁。
念子韫器业,学慱仕未优。
至宝委路傍,谁能辨琳球。
世事方多难,英俊宜旁搜。
何人有高识,荐此穷马周。
丈夫重气槩,出处非身谋。
岿然栋梁材,回首须万牛。
玄豹且深隐,騄骥将见收。
嗟我蒲柳姿,雅称山林幽。
平生七不堪,岂独三宜休。
国恩竟未报,负此终身羞。
行矣勉著鞭,俟时摅壮猷。
他年钟鼎勋,在子吾何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写给好友邹德久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乱世中对人才的惋惜。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久别重逢的喜悦(开头到"身健馀何求")
诗人说自己生病在家,没人来往,邹德久却专程冒暑赶路来看他。两人见面后不谈功名利禄,只珍惜这份超越世俗的友情。诗人感叹自己这些年历经磨难(可能指仕途挫折或战乱),如今能健康相聚已是幸运。
2. 共度美好时光("情话豁怀抱"到"聊兹小淹留")
他们一起游山玩水、吃荔枝、赏菊花,畅谈人生哲理。当邹德久说要回乡时,诗人虽不舍,还是设宴饯行,从白天喝到月升,像王维《渭城曲》里那样充满离愁。
3. 为人才鸣不平("念子韫器业"到"騄骥将见收")
诗人替邹德久抱屈:你学识渊博却怀才不遇,像珍宝被丢在路边。这乱世本该广纳贤才,却没人像唐太宗发现马周那样赏识你。但诗人也安慰朋友:是金子总会发光,你这栋梁之材终会像快马(騄骥)被重用,现在不妨像黑豹(玄豹)先隐居蓄力。
4. 对比下的自我感慨("嗟我蒲柳姿"到最后)
诗人自比柔弱的柳树,说自己天生适合山林隐居(用"七不堪"典故,表示受不了官场规矩)。但想到国家未安、恩情未报,又觉羞愧。最后勉励友人:你将来定能建功立业,我也就放心了。
诗中亮点:
- 真挚的友情:没有客套话,只有"不愿万户侯"的真心。
- 乱世的无奈:用"至宝委路傍""世事方多难"反映人才被埋没的时局。
- 复杂的心态:既羡慕归隐,又放不下责任,体现传统文人的矛盾心理。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一封掏心窝子的告别信,告诉我们:
① 真正的朋友能超越功利;
② 环境不好时,可以像玄豹隐忍待时;
③ 人难免在"想躺平"和"该奋斗"间挣扎,诚实面对就好。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