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时的复杂心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写诗人疲惫的老马不用人牵,自己就能认得旧路,暗示诗人对这里非常熟悉。但十年后重游,心情却迷茫怅惘,为全诗定下怀旧的基调。
颔联用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物是人非:炼丹炉里的药已炼成,当年一起的鸡却已不在;石墙下阴冷依旧,只有鹿还在安睡。这些细节暗示曾经的热闹已成过往,只剩冷清。
颈联将仙境与尘世对比:仙人的踪迹已与凡尘隔绝,而野外的景色依然从西边延伸到岛屿。这里用"仙踪"暗指过去的美好时光,如今已不可追寻。
尾联笔锋一转:这里不像玄都观(典故,指容易衰败的地方)那样容易凋零,秋天还能欣赏花开。表面是自我安慰,实则更深地反衬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全诗通过老马、丹灶、石墙、野色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在今昔对比中自然流露出对光阴易逝的感伤。最后看似豁达的结尾,反而更强化了这种怅惘之情,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乐景写哀"的艺术手法。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