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益阳
行舻将安穷,南溟阻澜汗。
交流汇沅澧,川路俄已半。
风波话辛勤,寝兴错昏旦。
萧条意不惬,凄厉岁云晏。
伊余初祗役,苕华正堪玩。
百卉今已腓,奄忽衣裘换。
蒹葭天水永,凫鹜汀洲乱。
落日长沙人,微风洞庭岸。
遥岑眄欲尽,近虑澹巳散。
鼓枻聊一吟,悟赏非情叹。
交流汇沅澧,川路俄已半。
风波话辛勤,寝兴错昏旦。
萧条意不惬,凄厉岁云晏。
伊余初祗役,苕华正堪玩。
百卉今已腓,奄忽衣裘换。
蒹葭天水永,凫鹜汀洲乱。
落日长沙人,微风洞庭岸。
遥岑眄欲尽,近虑澹巳散。
鼓枻聊一吟,悟赏非情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南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人生漂泊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写乘船南下,茫茫水路似乎没有尽头,沅江和澧水交汇处已走过半程。日夜兼程的辛苦航行中,诗人感到心情低落,尤其在这寒冷岁末时节。这里用"寝兴错昏旦"生动表现了旅途的疲惫——睡觉和起床都分不清早晚。
中间部分通过季节变化暗喻人生无常:出发时还能欣赏苕华(一种花)的美丽,转眼间百草凋零,不得不换上冬衣。天水相接处芦苇摇曳,水鸟在沙洲杂乱飞动,落日余晖中长沙人影绰绰,微风吹拂洞庭湖岸。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萧瑟的深秋江湖图景。
结尾处诗人远望山峦渐渐消失,近处的烦恼也暂时消散。随着划桨声即兴吟诗,突然领悟到这种感悟已超越普通的情感宣泄,达到更高境界。最后两句"悟赏非情叹"是全诗点睛之笔,说明诗人通过旅途见闻获得了超脱世俗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