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关于折杨柳的诗,杨柳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场景:“红粉青楼曙,垂杨仲月春。”在这里,“红粉”指的是女子,“青楼”指的是女子住的地方,“曙”是曙光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青楼。而“垂杨仲月春”,垂杨是杨柳,仲月通常指的是农历的四月,这个时候春天已经过半,杨柳也长得茂盛。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清晨,青楼女子看到了窗外的杨柳想起了远方的恋人。
接着,“怀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这里的“怀君”是思念远方的人,“重攀折”是指再次折下杨柳。而“非妾妒腰身”则表明折杨柳并不是因为嫉妒杨柳的身姿,而是因为思念远方的恋人。这里的情感已经很深沉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和对杨柳的联想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句,“舞带萦丝断,娇娥向叶嚬。”描绘了女子的动作和表情。“舞带萦丝断”,可以理解为女子在舞动丝带时,仿佛将心中的思念都缠绕在了丝带上,丝带仿佛因此断裂,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娇娥向叶嚬”,娇娥是美丽的女子,向叶嚬可能是指她看着柳叶微微皱眉,表达了她内心的忧虑和思念。
最后两句,“横吹凡几曲,独自最愁人。”横吹可能是指吹笛或者其他乐器,凡几曲则表示多少曲都可以。而“独自最愁人”则表达了女子独自一人在思念远方的恋人时,感到非常的孤独和忧愁。这也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情感达到了顶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动作表情,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和孤独的心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