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歌
君不见锺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
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
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
要须笔外见锺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
他时八体妙有余,此歌傥可君绅书。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
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
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
要须笔外见锺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
他时八体妙有余,此歌傥可君绅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书法艺术为主题,通过两位书法大师的故事,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层层递进:
第一部分用两位书法家的励志故事开篇。先讲三国时钟繇痴迷练字,晚上不睡觉用手指在被褥上练习,把衣服都磨破了;又讲唐代颜真卿(鲁公)从屋檐漏雨的痕迹中领悟笔法,作品气势磅礴流传千古。这两个例子说明真正的艺术成就需要全身心投入。
第二部分转向现实,赞美一位当代书法爱好者。诗人欣赏这位朋友在寒窗下苦练到手长老茧的勤奋,虽然曾经为生活所困,但依然保持着冲天斗志。这里用"摩云飞"形容他重新追求书法理想的决心。
第三部分是鼓励和期许。诗人劝朋友不要满足于模仿前人(钟繇、颜真卿),而要追求"笔外之意"的创新境界。最后以幽默的口吻说:等你将来成为书法大师时,这首诗或许值得你题写在衣带上留念。
全诗妙在将历史典故与现实励志结合,用"屋漏痕""手指磨衣"等生动细节让抽象的艺术追求变得可感可知。最后蛟龙掌握、八体兼妙的比喻,既是对朋友的祝福,也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既要苦练基本功,更要追求突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