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诗

徘徊发红萼,葳蕤动绿葹。
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步檐行袖靡,当户思襟披。
高响飘歌吹,相思子未知。
时拂孤鸾镜,星鬓视参差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风的形象,以及风吹动周围景象带来的感受。

首先,诗的开头“徘徊发红萼,葳蕤动绿葹”,用“徘徊”形容风在花间来回穿梭,仿佛给花赋予了生机,让红花更加艳丽,绿叶更加繁茂。这里的“红萼”指的是红色的花,而“葳蕤”则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接着,“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描绘了风儿吹动垂柳和浮萍的景象。垂柳低垂着头,在风的吹拂下又重新抬起,而浮萍则因为风的吹动时而聚拢,时而分离。

然后,“步檐行袖靡,当户思襟披”表达了风吹过屋顶,使衣袖随风飘动的情景。站在门边,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不禁想起了披上长袍的情景。

最后,“高响飘歌吹,相思子未知。时拂孤鸾镜,星鬓视参差”通过风的响声,将诗人内心的相思之情传递给远方的人。风儿时不时地拂过孤独的鸾镜,让诗人看到了自己星状的发鬓,引发了他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总之,这首诗以风为主题,通过对风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风的灵动,以及风吹动下的万物景象,让人陶醉其中。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0